刘海莹:会展集聚区建设需“就实避虚”
2018-01-16 08:59:46 来源:中国会展门户 作者:刘海莹
近年来,会展业发展成果显著、行业地位大幅提升,从会展产业链、会展生态圈、会展产业园、会展小镇到会展集聚区,发展概念不断演进,社会对于会展业认知和理解已经超越了行业认识水平。在会展行业热议会展集聚区时,笔者在此抛砖引玉,将下面的些许思考与业界同行共同探讨。
首先,会展集聚区集聚的是什么?任何产业的集聚都是以资源吸引为导向的。聚焦会展业内部,从会展上游主办方来看,行业协会类主办方在办公选址时倾向靠近与其行业相关的国家部委,以便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获取政策先机。企业类主办方公司则更愿意在商务氛围浓厚的CBD商务区,一是因为办公条件便利,二是可以彰显企业品牌。从下游服务商来看,展览工程、物流、广告、印刷、礼仪等相对容易集聚,但是此类企业大多为中小型规模,价格敏感度较高。无论是产业链上哪一环节的企业集聚,前提都是需要会展场馆运作处于良性状态(具有足够服务商生存的业务量)、公共配套服务完善、商务环境适宜。也就是说,会展集聚区需要会展产业链资源与行政资源、服务资源、商务资源、国际资源等相关的资源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,才能够形成集聚效应。
其次,会展集聚区是大型会展场馆周边的地理空间,还是会展场馆所在行政区、城市的地理空间?承接上述提出的资源相辅相成才能够形成集聚效应,会展集聚区就应该不是小范围的地理空间。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是为城市运转而服务的,不会是根据各个产业需要重复设置。因此,必须从更大空间范围再来看会展集聚区。例如,北京的朝阳区和怀柔区、广州的海珠区等,会展产业链上的资源分布在整个行政区内,依靠会展资源及公共资源的相互配合、集聚而成。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,区域公共资源也在不断配套完善中,进而实现更强力度、更高层面的集聚效应。客观地讲,会展集聚区最终的发展空间应当是以行政区、城市乃至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(如此看来,有限空间范围的会展小镇建设难度颇大)。
再次,从大空间范围界定会展集聚区时,会展业未必是集聚区内的主导产业。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详银提出的概念中,“会展集聚区是致力于以会展促进产业发展、产业集聚和产业优化,即以城市大型会展中心为引擎的城市商务区、开发区、自贸区、现代服务业园区域等。”从这一界定可知,会展集聚区是一个大空间范围的泛化集聚概念。这由会展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,一方面,会展业本身并不大,但却几乎对接着国民经济中的每一个行业。另一方面,会展业作为高端现代服务业,需要以其他服务业发展水平为前提。如此看来,会展集聚区要以功能明确、配套齐全的商务区、开发区等为基础,通过会展业所带来的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技术流等资源流入来激活这些区域,形成会展、产业、城市、人居真正融合的会展集聚区。
最后,综合集聚内容、集聚范围和集聚产业可知,会展集聚区需要以大格局的眼光和城市运营的高度来实现。集聚区概念的提出,是会展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产物,大理想需要大行动。未来的会展集聚区建设仍任重而道远,需要更多城市运营的智慧注入其中。
(作者系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)
新展快报
不吐不快
热门展会
会展集聚区 | 2018北京特许加盟展 |2018上海橡胶展| 2018广州特许加盟展| 2018北京道路交通展| 国家会展中心| 2018中国环博会| 北京孕婴展| 2018京交会| 2018北京智能交通展| 2018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|2018深圳原创时装周|2018南亚博览会| CHIC服博会| 2018义博会| 2018华交会| 2018北京建材展| 侨交会| 2018北京石油展| 2018成都家具展| 2018成都智博会| 2018上海劳保会| 2018武汉机博会| 2018京正孕婴展|2018上海创业投资加盟展| 2018上海移民展|2018年昆明南博会|2018沈阳制博会|2018北京烘培展|2018上海美博会|2018漯河食博会|机械展会| 电子展会| 照明展会| 纺织展会| 服装展会| 医药展会| 保健品展| 家居展会| 百货展会| 汽车展会| 交通展会| 汽配展会| 礼品展会| 工艺品展会| 环保展会| 能源展会| 化工展会| 房产展会| 建材展会| 旅游展会| 珠宝展会| 首饰展会| 玩具展会| 餐饮展会| 食品展会| 农业展会| 文化展会| 家电展会| 数码展会| 连锁展| 加盟展| 广告展会| 劳保展| 安防展| 印刷展| 展览搭建| 会奖旅游|年会游戏| 会议| 参展| 北京展会| 上海展会| 广州展会| 深圳展会| 品牌展会| 博览会| 展览会| 交易会 | 展会 | 会展新闻 | 展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