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与会融合渐成会展业新趋势
2018-01-11 09:19:23 来源:中国贸易报 记者 毛雯
“近年来,展览与会议融合,展中有会,会中有展,已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一个趋势,并呈现出新特点。”近日,中国—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在一次业界洽谈会上如是说。
王雷认为,会议为展览带来了行业新思想、新技术、新风向,使展览内容更富有内涵;展览则为会议提供了更接地气、更务实的内容,使会议更具有实效。但他也指出,展与会融合对主办方的要求更高,将倒逼会展业转型升级。
展会融合增强资源配置
王雷表示,会议的参与者比展览的参与者层次高,多为企业的决策者,更倾向于关注和参会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;展览参与者更多是企业中层,倾向于学习与了解行业发展政策与趋势。展与会的融合,能够在同一个会展活动中调动更多的资源和要素,促进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对话、学术与应用之间的结合、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对接,能够促使不同层次的参与者在一个会展活动中获得增倍的效果。
据介绍,科技部每年在中国—东盟博览会上不仅举办先进技术展,同期还举办中国—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,进行中国—东盟区域的技术交流、交易等活动,务实推动政府间、政府与企业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。
王雷认为,做好展与会的融合,比单纯办展或者单纯办会更加复杂,需要统筹协调更多的会展要素,满足参展参会人员更多的需求,这将促使会展主办方提升组织能力,完善服务链,促进会展行业软硬件提质升级。
信息技术促进展会融合
近年来,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在展与会融合、展与会互动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。目前,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已搭建了“一主多专,巡展并行”的展览格局,即每年除主展外,还在中国举办5个专业展,在东盟国家举办3个专业展。除了展览之外,还同期举办20-30场国家级论坛和会议,参加高层论坛和会议的人士成为展览的最佳高层次观众,生意更易达成。如中国—东盟环保合作论坛既有部长参加,也有企业参加,还举办环保展,推动环保技术更快地在东盟应用。
王雷认为,在新的起点上,应进一步优化展览与会议融合,提高会展业发展质量,推动中国会展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内涵型发展。
但当前的展与会融合模式,主要还是在同一时间、同一地点、同一会展项目相互配套的活动。未来的展与会融合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,通过互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,使展的资源为会所用,会的资源为展服务。
促进展与会融合,可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。产业会展是会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,展与会融合在其中大有可为。一个行业展会可以围绕上下游产业链举办会议,促进产业纵向聚集,也可以围绕支撑行业,如物流、金融等举办会议,通过跨界融合,促进产业横向聚集。
新展快报
不吐不快
热门展会
会展业新趋势 | 2018北京特许加盟展 |2018上海橡胶展| 2018广州特许加盟展| 2018北京道路交通展| 国家会展中心| 2018中国环博会| 北京孕婴展| 2018京交会| 2018北京智能交通展| 2018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|2018深圳原创时装周|2018南亚博览会| CHIC服博会| 2018义博会| 2018华交会| 2018北京建材展| 侨交会| 2018北京石油展| 2018成都家具展| 2018成都智博会| 2018上海劳保会| 2018武汉机博会| 2018京正孕婴展|2018上海创业投资加盟展| 2018上海移民展|2018年昆明南博会|2018沈阳制博会|2018北京烘培展|2018上海美博会|2018漯河食博会|机械展会| 电子展会| 照明展会| 纺织展会| 服装展会| 医药展会| 保健品展| 家居展会| 百货展会| 汽车展会| 交通展会| 汽配展会| 礼品展会| 工艺品展会| 环保展会| 能源展会| 化工展会| 房产展会| 建材展会| 旅游展会| 珠宝展会| 首饰展会| 玩具展会| 餐饮展会| 食品展会| 农业展会| 文化展会| 家电展会| 数码展会| 连锁展| 加盟展| 广告展会| 劳保展| 安防展| 印刷展| 展览搭建| 会奖旅游|年会游戏| 会议| 参展| 北京展会| 上海展会| 广州展会| 深圳展会| 品牌展会| 博览会| 展览会| 交易会 | 展会 | 会展新闻 | 展会信息